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立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挽联...

“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立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叶挺

B. 张学良

C. 李宗仁

D. 孙中山

 

B 【解析】 根据题干“建党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东北易帜”。结合所学可知,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奉系军阀首领。以东北为基地,向关内扩张势力;1927年在北京自称陆海军大元帅,后因为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全部承诺,张作霖乘车由北京回奉天经过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军炸死。他的部将习惯称他为“大帅”,称张学良为“少帅”;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 开商埠

B. 建教堂

C. 办工厂

D. 设使馆

 

查看答案

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镇压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查看答案

19世纪后半期,京城一度流传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拥。”讽刺慈禧太后在民族危难之时仍不忘追求个人享乐。你判断此联书写的具体时间应在

A. 中法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马关条约》签定后

D. 《辛丑条约》签定后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

A. 封建社会

B. 殖民地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