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6年11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两岸关系又向新发展。在中国历史...

2016年11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两岸关系又向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北伐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摘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两大主要成果。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分裂带来的危害。

(3)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并写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典型战役各一例。

(4)材料三中的“双十协定”是哪一谈判取得的成果?

(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何感悟?

 

 

(1)创建黄埔军校;领导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给日本发动大规模战争以可乘之机. (3)全民族抗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重庆谈判。 (5)国共合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或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结合课本所学,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1926年国共两党领导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依据材料二的“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可以知道中国的内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3)依据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反映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起抗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反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相互配合,一起抗战。由此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结合课本所学,国民党正面战场: 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国民党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敌后战场: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发起了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这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4)依据材料三中的“双十协定”是国共重庆谈判中取得的成果。结合课本所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为发动内战赢得准备时间,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赴重庆谈判,经过四十多天谈判,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5)依据所学知识,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生了十年的国内革命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人民解放战争发生。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战败,逃往台湾,造成了海峡两岸至今的分离。由此可知:国共合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剑桥中国晚清史》说道:“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的,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材料四: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

(4)材料四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5)1936年爆发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1945年召开了中共七大,写出这次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3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3分)

 

查看答案

看电影是时下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一部(   )

A.京剧艺术纪录片                B.川剧艺术记录片

C.战争故事片                    D.爱情故事片

 

查看答案

1876年,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

A. 《民报》 B. 《申报》 C. 《每周评论》 D. 《新青年》

 

查看答案

下侧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其主要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

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