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请你写出这次运动中的三个代表人物(一个中央两个地方)。

(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运动的哪项内容?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轮船招商局与该运动的哪一口号有关?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该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1) 洋务运动 中央:奕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四个写出来两个即可,并且字不可错) (2)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意思对即可) (3)“求富”。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 运动。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䜣,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2)依据材料二信息“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兴办的新式学校;目的是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3)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第二问,依据材料三信息“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可知,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必再向外国每年付出数以万两的白银,也就即洋商的利益遭受到损害,而中国的产品也可与洋商分一杯羹;这些都反映出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洋务运动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④中俄《北京条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1861年阻击华尔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是(     )

A. 洪秀全    B. 道光帝    C. 陈玉成    D. 李秀成

 

查看答案

1861年,一位沙俄渔夫在库页岛附近捕鱼遭到清军阻挠,但是渔夫说自己的做法是合法的,那么它的理由应该是(    )

A. 沙俄实力比中过强大    B. 沙俄人民法律意识强

C. 符合中俄《瑷珲条约》的规定    D. 符合中俄《北京条约》的规定

 

查看答案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以及他进攻的策略是 (    )

A. 左宗棠和“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B. 李鸿章和“走为上计”

C. 曾国藩和“无中生有”    D. 张之洞和“浑水摸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