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探究中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

探究中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诗歌长征”纪念活动。请根据下图,品读毛泽东的《长征》。

(1)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按照提示完成材料一中的表格。

(2)根据材料二中的诗歌和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壮举,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1)①:三湾改编②:农村包围城市 (2)壮举: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理想、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拼搏、顾全大局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27年,毛泽东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根据所学可知,长征途中,中共中央领导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表现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理想、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拼搏、顾全大局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19世纪中期的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1900年6月德国《前进报》的社论《铁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最能体现“中国奋起抗击”的是哪一爱国运动?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查看答案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查看答案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张少帅(张学良)最大的历史贡献是

A. 建立黄埔军校

B.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C.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D. 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查看答案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 第一次反“围剿”    B. 第二次反“围剿”

C. 第三次反“围剿”    D. 第五次反“围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