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

——《人民日报:从曱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

(1)结合所学知识,给材料一中的观点提供依据。

材料二(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这次日本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

——中新网2014年1月2日电

(2)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

材料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据新华社消息

(3)材料三中的“国家公祭仪式”的举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

 

(1)甲午战争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任2点) (2)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3)南京大屠杀;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甲午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如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国家公祭仪式”的举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当年的南京大屠杀的事件有关。实现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特点,并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对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该文献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国际歌》    C. 《神曲》    D. 《罗密欧与朱丽叶》

 

查看答案

要探究“民族解放运动”这一主题,以下内容不能入选的是 (       )

A. 美国独立战争    B. 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C. 印度民族大起义    D. 英国宪章运动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编排“三角贸易”的课本剧,其中有一个场景是欧洲殖民者从美洲返航。如果为该剧组准备道具,返航的船只上装载的物品应该是

A. 黑人奴隶、手工业品

B. 枪支、弹药、手工业品

C. 印第安人、工业原料

D. 黄金、白银、工业原料

 

查看答案

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人文主义

D. 蒙昧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