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梦想贯通历史。请在下列年...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梦想贯通历史。请在下列年代尺A、B、C处填上恰当的事件,以展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2)梦想照亮未来。请综合以下三则史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史料一: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史料二:随着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不断深入,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得到了盟军的肯定。民国三十二年一月,美英首先与中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相关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不断的延续,西方各国相继取缔了对华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史料三: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离……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被——取消……屈辱的一页从此翻了过去.中国人民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解放战争胜利或新中国成立。 (2)采用分层赋分,赋分办法参考如下: 等级 等级描述 水平4关联结构层次 从正反两个角度,与多个材料建立起联系,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材料运用较充分,论证较严密,表达较清晰。 水平3多点结构层次 使用多个材料,但未建构其逻辑关系或逻辑关系不严密。或使用多个材料但只从一个角度解读。 水平2单点结构层次 使用一个材料就直接得出结论,如“新中国的成立,使民族获得了独立”。事件与影响没有联系,同义反复。 水平1无结构层次 没有应答。应答内容与题目要求无关。 答案示例:观点: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观点论证:①辛亥革命使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但没有完成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任务,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没有受到尊重。②抗日战争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一些不平等条约被废除,国家主权得到部分承认和尊重。③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帝国主义的特权被进一步废除和取缔,中国的主权得到了尊重,从此中华民族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断前进。④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一直在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斗争,一步步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懈努力,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北大学生的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开始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了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方的对象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观点: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观点论证:①辛亥革命使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但没有完成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任务,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没有受到尊重。②抗日战争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一些不平等条约被废除,国家主权得到部分承认和尊重。③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从此进入历史新纪元,帝国主义的特权被进一步废除和取缔,中国的主权得到了尊重,从此中华民族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断前进。④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一直在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斗争,一步步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懈努力,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结合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解释林觉民“敢率性就死不顾汝"的理由。

(2)请列举一个典型史实印证当时中国到了“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并根据资料链接分析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

(资料链接)l937年l0月16日,郝梦龄在山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在十四年艰苦抗战中涌现了大量像郝梦龄一样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在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有国民党抗日将领,八路军和新四军将领,其他民主团体的英雄和个人。

(3)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综合上述信息,谈谈青少年应怎样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查看答案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

B. 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查看答案

小敏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 抗美援朝战争

B. 巩固新生政权

C.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 失误与挫折

 

查看答案

“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文化大革命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一五计划

 

查看答案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歌词反映的状况直接有关的是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