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的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

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的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 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 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 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因此“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错误,因为罗马帝国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选项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题干内容没有涉及;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外盛时期”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 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B. 推动了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C. 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古老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它曾记载了哪一文明古国的历史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王国    C. 古代印度    D. 中国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

材料二: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1)材料一中“四十年前”是指哪一年?“会上逢”是指什么会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创造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共产党建立的独立的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毛泽东和朱德给哪支军队下达的命令?此命令下达后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结果如何?   

(5)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感悟?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史,中国的各个阶级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不断探索,希望能够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振兴。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的利器,欲学习外国的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人教版历史教材节选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为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人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为了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领导了什么运动?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遭受侵略的历史,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材料一: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三,因大荚商船远路涉洋,……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二: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材料三:殖民大国的军队开入北京,其中也发生了一些针对平民的野蛮报复行动,之后他们分  区占领了北京城,然后继续与分散在中国北部的义和团作战。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1901年9月7日所谓《辛丑条约》签订。

                                                              ——《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看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材料一中的第三条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2)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840—1901年两次派军队侵入北京的殖民大国。《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中华民族面临的“危险”是什么?我们冒着敌人的炮火中的“敌人”是指谁?面对危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