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示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 谋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B. 进一步修改殖民条约

C.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割占更多的中国领土

 

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经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题干材料表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市场被打开    B. 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查看答案

近代前期,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    B. 清政府准备不足

C. 清政府指挥失误    D. 腐朽的社会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社会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若干论断》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978年以来,无论是深圳、上海、北京、青岛等大中城市,还是广袤的农村,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步伐,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围绕“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材料二:“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会晤马英九时致辞——节选

(1)材料一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占?

(2)材料二中的“九二共识”是指什么?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曲折中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

——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谈话

(1)材料一中引起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具体指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