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 国际...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 国际主义

B. 救亡图存

C. 无私奉献

D. 居安思危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都是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人物,为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他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身上这种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是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我国某农村曾先后流传“说可怜,道可怜,最苦要数六零年,萝卜叶子做饭吃,芥菜叶子当油盐”和“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的歌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改变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查看答案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这幅图应该出现在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查看答案

史实和史论是构成史学的重要因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的评论。下列叙述属于史论的是

A. 1951年秋,人民解放军根据协议进驻拉萨,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1953—1956年,我国相继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查看答案

问题探究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1)材料一中提到的“秦孝公用商君”指的是什么事件?概括这一事件的主要措施。

(2)材料一中“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指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一年?由此说明“秦孝公用商君”这一做法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

——《简明中国史读本》

(3)材料二指的是哪次改革?材料二中反映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4)这次改革对北魏有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和问题,归纳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活动与探索。

材料一:

材料二:汉朝分为西汉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廷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为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结合所学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

(3)西汉的汉武帝为维护封建统治,在政治上、思想上分别有什么举措?

(4)东汉的统治者了采取了许多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光武帝的事迹,举出两例进行说明。你认为作为一个统治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