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近代化...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D 【解析】 根据题干的时间轴的时间分别是“1921、1927、1936、1945、1949”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36年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由此可知,题干的时间轴描述的主题是中共成立以及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D项符合题意;A项事件包括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事件,与题干内容不符;B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不能全面反映数轴,不符合题意;C项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A

南昌起义爆发

清王朝土崩瓦解

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材料反映的军队称号,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的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 南京大屠杀惨案    B.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C.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重庆大轰炸惨案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历史的转折”是指  (  )

A.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D.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查看答案

关于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

B.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后开始的抗战

C. 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D. 红军长征胜利后开始的抗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