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某学生搜集了关于中国现代史的相关资料: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

某学生搜集了关于中国现代史的相关资料: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据此推断,该学生研究的主题是

A. 救亡图存

B. 政权巩固

C. 曲折探索

D. 改革开放

 

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事件,体现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结果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选项C符合题意;救亡图存意思是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政权巩固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相关;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下图所示,骑自行车身着“1953”工作服的劳动者,将写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给骑摩托车身着“1954”工作服的劳动者。这些信息反映了(  )

A.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 三大改造即将大规模开展

C.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D. “一五”计划建设热情高涨

 

查看答案

2017年初,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反映出(   )

A. 历史认知具有主观性

B.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认知的转变

C.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 历史概念在不同时代表述不同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A. 农村革命根据地持续建设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查看答案

与下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

A. 作者反对袁世凯称帝    B.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    D. 作者支持国民党剿灭共产党

 

查看答案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由此推断,“他们”主张(   )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