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新兴大国崛起后,都会同已有的霸权国展开霸权之争,最终通过一场全球性战争,实...

历史上新兴大国崛起后,都会同已有的霸权国展开霸权之争,最终通过一场全球性战争,实现霸权的更选。安徽省阜阳市九中九(3)班同学以“大国的角逐”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新兴大国的崛起]

材料一  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1)综合分析材料表格中的数据说说,这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美国、德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超越英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争夺霸权的大战]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指出,图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与图二相关的战役是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斯杀的典型战役,素有“绞肉机”之称,请写出该战役的名称。

材料三  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被应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3)阅读材料三,请依据材料中的数据概括第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一点即可)从“飞机、坦克”被应用于战争,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言之有理即可)

[谈判桌上的角逐]

材料四  一位参加某国际会议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材料五  有人认为(一战)本来是一场欧洲杯,但英国的参战,就使其成为一场世界杯,谁都没有想到,夺冠(获得最多好处)的是一个美洲国家。

(4)阅读材料四指出材料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秩序?材料五中“美洲国家“夺冠”与哪一次国际会议有关?

(5)有人说与材料四、材料五相关的国际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继续。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言之有理即可)

 

(1)不平衡趋势。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凡尔登战役。 (3)规模大,伤亡多.损失重,等等。科技是柄双刃剑,科技被应用于战争,将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只有把科技应用于民生,才会造福人类。(言之有理即可) (4)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 (5)列强召开两次国际会议的主要目的都是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表格“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可知,这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趋势。美国、德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超越英法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和德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分别成为世界上头号和二号工业强国。英国不愿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而把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到海外的殖民地上,导致了英国经济发展缓慢,被美国、德国超越,逐渐丧失霸主地位。 (2)阅读材料二,依据所学可知,图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分别是三国同盟、三国协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分别形成了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和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图二相关的战役是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斯杀的典型战役,素有“绞肉机”之称,该战役的名称凡尔登战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依据材料三“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被应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大,伤亡多,损失重等。从“飞机、坦克”被应用于战争可知,科技是柄双刃剑,科技被应用于战争,将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只有把科技应用于民生,才会造福人类。 (4)依据材料四内容可知,材料中的“新秩序”指的是凡尔赛体系。1919年1月到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的威尔逊操纵。会议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对德国加以限制。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定了一战后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材料五中“美洲国家“夺冠”与华盛顿会议有关。为了解决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与会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有人说与材料四、材料五相关的国际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继续,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列强召开两次国际会议的主要目的都是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俄国在改革中不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 .......”

(1)材料一中“工厂工人的数目”不断增加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变革”与这一现象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1921年3 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2)将材料二中的决议付诸实践的政策是什么?阅读材料,归纳该政策的主要特点。

(3)综上所述,你认为改革在社会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美国在南北战争爆发前面临着多重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1859~ 1860年南部销往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棉花分别为2344000包和1069000包,而销往北部的棉花只有94300包。1814 年从外国输入美本国的商品为1300多万美元,而1816年增加到14700万美元。

——摘编自《美国史通论》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南部为什么把棉花大量输往英国和欧洲?依据材料,我们能够了解当时美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材料二  在美国,只有在南北战争之后,资产阶级才找到它兴起的道路。

——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博德

(2)依据所学知识谈谈,为何说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资产阶级才找到它兴起的道路”? 据此,你认为美国内战是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3)综上所述,谈谈美国化解危机的历程对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

 

查看答案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

(1)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与西班牙殖民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和卡德纳斯起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改正:                                                            

(2)1857~ 1859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者,在起义中,章西女王壮烈牺牲。

改正:                                                                   

(3)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一 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和环境污染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两大问题。

改正:                                                                       

(4)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爆发,意大利王储费迪南大公遇刺,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改正: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1867年,瑞典化学家         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

(2)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3)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         学说,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

 

查看答案

交通工具革新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1)1825年,          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

(2)1903年,发明飞机的美国人是              

(3)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        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