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阅...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杭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杭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图画和诗词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材料二中“觉悟到”的问题而召开的会议名称,进而说明该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

 

(1)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会议: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答出一点即可) (3)因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根据诗词可知,这段诗词反映的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会议是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3)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

﹣﹣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   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材料三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随后,西方文化在这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一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可作为哪一历史事件的佐证材料,进而指出康有为推行“变法”的背景。

(3)运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中国的文艺复兴”对应的历史事件。举例说明该事件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这一观点。

 

查看答案

1899年,美国提出的“_____”政策反映出它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取得的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查看答案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一场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随后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查看答案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_____发动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在_____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查看答案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据此可判断他的“兴国之梦”是实业救国。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