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张照片、一个模型,南湖上的那只游船,伸手可触。在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张照片、一个模型,南湖上的那只游船,伸手可触。在96年前的1921年,它在时代恶浪中顽强启航。它平凡,但却曾负载中华民族的命运;它简陋,但却诞生了一个先进的政党。

(1)材料一中“负载中华民族的命运”而诞生的这个“先进的政党”是哪个政党?她是在哪次会议上诞生的?她的成立对中国的革命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是长征途中红军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说出会议的名称及其意义。

(3)图二是长征途中当时哪一惊心动魄的作战场面。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中,你怎样理解长征精神?

 

(1)中国共产党;中共一大;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3)飞夺泸定桥;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一张照片、一个模型,南湖上的那只游船,伸手可触。它简陋,但却诞生了一个先进的政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如材料一所示的图片)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3)图二反映的是长征途中的飞夺泸定桥。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中,我们理解了长征精神是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主要条约的名称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京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 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查看答案

《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  )

A. 解放了东北全境    B.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 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查看答案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 。”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人是(   )

A. 王老德    B. 李老金    C. 张老木    D. 赵老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