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愿意接受共产党员的原因很多。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感到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所...

“孙中山愿意接受共产党员的原因很多。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感到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有权参加国民革命。实际上,他想利用共产党与工农的联系和苏维埃的援助

来改组国民党。”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C.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D.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是不行的。因此孙中山想采取苏维埃的成功模式来改组国民党,并且为其国民革命寻求苏维埃和中国共产党的援助,进行国共合作;在1924年初的国民党一大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所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而不是过程,选项A符合题意;国共第二次合作时,孙中山已经去世,选项CD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边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

A. 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 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 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查看答案

某学生阅读了《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一组数据》,他提出了四个观点,说法准确的是

农户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增加5000多万元

 

 

A. 民不聊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

B. 中国军队的近代化程度提高

C. 袁世凯去世,军阀混战的局面结束

D. 生产和人口减少与军阀混战有关系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A. 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 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 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