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愿意接受共产党员的原因很多。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感到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有权参加国民革命。实际上,他想利用共产党与工农的联系和苏维埃的援助
来改组国民党。”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C.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D.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阅读下边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
A. 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 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 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某学生阅读了《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一组数据》,他提出了四个观点,说法准确的是
农户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减少2600多万亩 |
荒地 | 增加4900多万亩 |
军费 | 增加5000多万元 |
A. 民不聊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
B. 中国军队的近代化程度提高
C. 袁世凯去世,军阀混战的局面结束
D. 生产和人口减少与军阀混战有关系
下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A. 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 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 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