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④处应该是什么朝代开始

A. 夏朝

B. 西周

C. 东周

D. 商朝

 

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C项符合题意;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字出现以前,历史是人们以口耳相传的方法保存和流传的,其中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

A. 黄帝—发明算盘    B. 仓颉—创造文字    C. 嫘祖—养蚕缫丝    D. 伶伦—制作音律

 

查看答案

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良渚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查看答案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查看答案

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这一时期中国的重要制度的发展既有继承也有变化,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建立的“庞大帝国”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材料二中“长远的眼光设计”是指秦始皇创立了哪一中央政治制度?列举他开发岭南地区这一“精到手腕”的措施。

材料三:武帝雄才大略,……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

(3)结合材料三,归纳汉武帝为维护封建统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分别有什么举措?

材料四: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历史上有的皇帝是一代之帝王,比如汉高祖刘邦;有的皇帝是百代之帝王,比如秦始皇和汉武帝。”所谓百代之帝王是说他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影响并没有因为统治结束而结束,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延续到此后很多时代。

(4)春秋战国时期,趋于成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请说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上各自重用哪一家?为此他们各自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通过什么路线实现的?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材料二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2)材料中张骞“凿空”指什么?张骞“凿空”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

材料三   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苑叛,与中国(指中原地区)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剑税重刻,诸国不堪命。

                                                  ——《后汉书 西域转》

(3)材料三的这种现状在东汉明帝时是如何改变的?

材料四  请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如下图):

(4)依据地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阶段的人口迁徙对我国北方和南方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五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5)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历史作用?

(6)从上述材料归纳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