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的具体实践,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探索和实 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的具体实践,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不断探索和实 践。阅读以卜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复作为《国闻报》创办的关键性人物,刊登在国闻报是的《<国闻报>缘起》 一文中明确写出:“《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

——张娟娟《戊戌维新时期报刊舆论研究》

材料二它给了封建主义致命一击,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从此以后, 如果有人想做皇帝,都为人民所唾弃,都只能是短命的。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陈独秀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李大钊也明确表示:“余之掊击(注意为抨击)孔子,非掊击孔子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龚书铎《正确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

材料四毛泽东在五四运动后不久乐观地指出:“于今却不同了,种种方面都要解放了。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从九重冤狱,求见青天”。

——李永春、张新洲《毛泽东论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严复创办《国闻报》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办报刊对维新变法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它”指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和李大钊主张的相同之处。

(4)据材料四,指出毛泽东是如何评价五四运动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1)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了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都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4)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解放了思想,解放了政治,解放了经济等;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变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等。 【解析】 (1)据材料一的“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可以概括出严复创办《国闻报》的目的是: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创办报刊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2)依据材料二的“它给了封建主义致命一击,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从此以后, 如果有人想做皇帝,都为人民所唾弃,都只能是短命的。”可知材料二中的“它”指辛亥革命,依据材料二可以概括出辛亥革命的作用有:推翻清朝了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据材料三的“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和“余之掊击(注意为抨击)孔子,非掊击孔子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可以概括陈独秀和李大钊主张的相同之处是:都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4)据材料四的“于今却不同了,种种方面都要解放了。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从九重冤狱,求见青天”可以概括出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解放了思想,解放了政治,解放了经济等;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变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 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这机构是

A. 商务印刷馆    B. 京师大学堂    C. 中华书局    D. 新华书店

 

查看答案

国民党军将领钱卓俨在日记中写到:“沈阳战况已恶化,军政高级人员已撤离该地。如是,最后之东北据点放弃后,整个东北将完全为共军占据”。钱卓俨描述的情景发生在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后被誉为“沂蒙大姐”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战士们看着累倒在沙滩上的妇女,都流下了眼泪。据上述材料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民群众渴望和平    B.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C. 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D. 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查看答案

为了改变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3 0% 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的状况,1947年中国共产党

A.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提出“平均地权”口号

C. 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    D.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查看答案

1947年3月18日至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历时1年零5天转战延安4个县区5个村庄、榆林8个县区33个村庄,指挥全国解放战争。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    B. 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英勇抗战

C.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