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大国的崛起,它们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

大国的崛起,它们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材料三 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为该国创造了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也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据材料一,伴随着中国的第二次崛起,在其影响力扩展下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第三次中国崛起并赢得信誉和朋友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制度、对外政策、思想文化政策等角度分析造成清朝落后于西方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3)材料三中“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是什么?促使该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除了该项成就外,经济上还得益于哪个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1)大化改新;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 (2)政治:封建专制制度;对外:闭关锁国;思想文化:(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任意回答其中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3)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工业革命 (4)坚持制度创新;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等。(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行。) 【解析】 (1)依据材料一“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伴随着中国的第二次崛起,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的改革,依据材料“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的信息可知,第三次中国崛起并赢得信誉和朋友的原因是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 (2)结合材料二“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对外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思想文化是加强控制,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等文化专制,这是造成清朝落后于西方的国内因素。 (3)依据材料三“从1688年以后,……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为该国创造了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也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经济上,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4)综合题干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应该坚持制度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政策;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外来先进的事物,注重学习外来文化,学为己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科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的动力,开放是国家兴盛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  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明治天皇把全国分成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代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各自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四  自由派贵族卡维林称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于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后就会将整个国家毁灭。”

——张桂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中国古代以变法图强为目的的改革名称。同时请指出材料中“万里驼铃”的浩浩丝路开通于何时?盛唐之所以“万国衣冠会长安”,是因为它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在中国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俄国解决此问题的途径?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查看答案

《向日葵》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

A. 凡·高

B. 达·芬奇

C. 莎士比亚

D. 毕加索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亿吨)

O.04

0.21

0.46

0.94

 

 

 

A. 蒸汽机的改良

B. 火车的诞生

C. 内燃机的应用

D. 电灯的发明

 

查看答案

俄国爱国诗人普希金说“使俄罗斯腾空而起,又用铁笼头把它罩住”的人是(  )

A. 亚历山大二世    B. 特蕾西亚女皇    C. 腓特烈二世    D. 彼得一世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 1861 年改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了国内矛盾

B. 都避免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C. 都维护了国家统一

D. 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