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A. 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B 【解析】 根据题干“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中国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代表没有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因此B项符合题意;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与题干“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信息不相符,排除A项;五四运动没有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中国没有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因此CD两项说法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胡适先生曾经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 君主专制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近代某一时期,胡适、黄侃、鲁迅等学者曾就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孰优孰劣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发生在哪次运动中(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清朝统治被推翻

C. 中华民国的成立

D. 《临时约法》的颁布

 

查看答案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查看答案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危亡!”文中所指的学校是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人学堂

C. 福州船政学堂

D. 黄埔军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