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开国大典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香港回归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由此可知题干中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对新中国政权的巩固,B项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开始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项不符合题意;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第一次具体实践,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前进,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哪几个历史事件?(三例即可)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2)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感悟到哪些长征精神?

材料三: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3)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事件是? 1940年,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以“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战役是?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

(4)1946年,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查看答案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城市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人说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有人说它见证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有人说它受到了日本法西斯的血腥杀戮,有人说它见证了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气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是因为在此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2)说“它见证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成果”是因为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一个新政权,它的名称是?  

(3)“日本法西斯的血腥杀戮”指的是什么事件?

(4)“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186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

1890年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开商埠等。

材料三:从1915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他们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一派别的活动?安庆内军械所是谁创办的?

(2)材料二是哪一条约的内容?此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考的举人上书光绪皇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的人是谁?

(4)材料四中的口号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提出来的?

 

查看答案

1912年3月2日,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民政府就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代官场的称呼,规定政府职员一律改称职务,而民间普遍改称呼为“先生”或“君”。这说明

A. 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可逾越    B. 国民政府提倡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C. 服饰革新改变了社会的风气    D. 传统婚姻礼仪烦琐需要简化革新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有位状元实业家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他是

A. 张謇    B. 侯德榜    C. 卢作孚    D. 荣德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