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

(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1)河姆渡人、半坡人、地理气候因素 (2)禹 都江堰 秦国蜀守李冰父子 (3)仁政 (4)铁农具(器)和牛耕的推广 【解析】 试题此题为材料简答题,材料中有图片有材料,考查古代生产的相关内容。做此类题,首先要审清题意,读懂材料是关键。还要结合所学知识点作出回答。 通过材料一两幅图片考查地理环境对房屋建筑的影响。从图片看,干栏式房屋是居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建造的,这种建筑与长江流域气候潮湿有关,半地穴房屋是居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建造的房屋,这与北方冬冷夏热的气候有关,据题意,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地理环境气候因素造成的。 (2)通过材料人与水的关系,考查古代史治理水患的相关内容。据题意要求,根据材料答出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要回答三个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远古时期治水的英雄是大禹,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主持都江堰工程的是秦郡太守李冰父子。 (3)通过材料《孟子·梁惠王上》引出对孟子相关内容的考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了“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观点,材料中体现了他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上,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观点,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的的思想主张。据题意要求,答出政治上的核心思想是仁政。 (4)通过图片材料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相关内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春秋时期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到战国时期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据图片材料和题意要求来看,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最有用。这一表述正确吗?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杂交育种方法和果树嫁接等生产技术和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大多整理记载在下列哪一部著作中?

A.

B.

C.

D.

 

查看答案

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历史兴趣小组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指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的是

A. 《三国》

B. 《三国志》

C. 《三国演义》

D. 《三国英杰传》

 

查看答案

“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顾恺之 D. 郦道元

 

查看答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是

A.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