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问题。 (政权巩固) (1)...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问题。

(政权巩固)

(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列举两项)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道路探索)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

(外交成就)“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的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4)为求劝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

(5)请你谈谈新中国应该如何提高国际地位?

 

(1)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武汉长江大桥。 (4)“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5)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等。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有: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和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3)根据“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结合所学可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它是“一五”计划时期的重要成就。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作答。如: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项目

全国总量

平均每人占用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15.8万吨

0.29公斤

 

材料二:1952年我国粮、棉、钢、煤产量

项目

总产量

比1949年增长

1.64亿吨

36%

130.4万吨

193%

134万吨

750%

0.66亿吨

105%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状况如何?

(2)1952年经济状况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57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品种

产量

比1949年增长

1.95亿吨

19%

164万吨

20%

535万吨

296%

1.3亿吨

96%

 

(3)材料三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与1952年相比,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自1949年新中国以来,中国不止一次的发生变革。一些变化可以说是向现代化进步的……这些变化包括:公共卫生、身体健康和食品配给的进步;基础教育和现代通讯手段的推行,扩大了文化普及的范围,使更多的人掌握了文化;高水平的工业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商品,从最初的保温瓶、电风扇发展到手表、自行车,随后是电视和洗衣机,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是汽车和空调。

﹣﹣《剑桥插图中国史》

(4)材料四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将不可能看到(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土地改革热火朝天

B. “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凭借机械制造、成套设备制造、军工生产等支柱产业,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沈阳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是在(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