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 A. “北约”成立 B. 马歇尔计...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

A. “北约”成立

B. 马歇尔计划

C. 杜鲁门主义出台

D.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D 【解析】 试题此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的相关基础知识。美苏冷战自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开始,到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最终形成。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推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美苏双方的对抗不断加剧,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杜鲁门主义出台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查看答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大进步。

阅读材料,结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英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随后,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材料二: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机。1903年12月的一天,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懈努力……,开始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材料三: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在济上所取得的更快的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

(1)材料一所述的史实发生在哪一事件中?最先完成这一事件的是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莱特兄弟的哪一项发明开始把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此之前,卡尔•本茨试制成功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3)材料三中信息技术出于第几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了整个世界。在这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中国在多个领取得了重大突破。

材料四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1)实现从图1手工操作向图2机器生产的转变,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说明人类已进入了什么时代?请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1964年我国在原子能技术方面首次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什么?在生物科学方面,1973年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谁?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查看答案

九年级同学开展“第一次世纪大战”研究型学习,阅读材料参与下列活动。

(历史根源)

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

(1)1820—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哪国企业在1870—1913年发展趋势逐步加快?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一战爆发根源。

(图说历史)

(论从史出)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一战”的史实,你能得到“一战”影响的结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死伤人数

军队阵亡

军队受伤

双方战费

30个

15亿人

4000多万人

840万人

2100万人

2084亿美元

 

 

(4)“一战”影响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启迪)

(5)你从上面三幅图片中得到的主要启迪是什么?

 

查看答案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形成地球村。对此起关键作用的技术是

A. 原子能技术

B. 计算机网络技术

C. 航天技术

D. 生物工程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