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下对东西方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古埃及人创造了古老的象形文字 B....

以下对东西方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古埃及人创造了古老的象形文字

B. 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掌握在公民手中

C. 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符号

D. 种姓制度促进了古代印度社会发展

 

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掌握在元老院的手中,而不是公民的手中,故B错误;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上发明的,而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故C项错误;D项印度的种姓制度阻碍了印度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只有A项表述正确,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明确表达了对天主教会的厌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深刻批判封建道德理论观念和社会陋习。这反映出

A. 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愿望

B. 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文学艺术作品水平的落后

D. 社会等级观念完全消除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B. 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 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 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查看答案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促进本国迅速发展,抓不住就会落后挨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英)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二  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

材料三

材料四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方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种打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又采取了怎样措施来迎接这一机遇?

(4)材料四中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中国应如何应对,请你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 

材料三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所在地的纪念碑前。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华沙之跪”。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公开参拜靖国神社,他之前已经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四  二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条约的名称,从材料可以看出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活动是为了庆祝诺曼底登陆70周年。诺曼底登陆对二战胜利有何重要意义?据此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中、韩、朝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材料三中,面对侵略罪行,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查看答案

某历史兴趣小组通过分析下列资料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发明者的身份

进入时代

首先开始的国家

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技术工人

蒸汽时代

英国

蒸汽机—80多年

第二次技术革命

科学家

电气时代

美国、德国

电动机—60多年

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学家

网络信息时代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原子能—6年

 

 

A. 三次技术革命中的发明都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B. 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网络信息时代

C. 三次技术革命中首先开始的国家由一国到多国

D. 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