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2015 年 1 月 15 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

2015 1 15 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 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

A. 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 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 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

D. 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义会议的认识。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之后,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铁指轻扳第一枪,寒空响彻醒天狼。人间骀荡纷纷扰,自此工农有武装。”此诗所盛赞的第一枪是指

A. 武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查看答案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及失败原因。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带漱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和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的图画和诗词反映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2)材料二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一例。

材料三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从1840年到1945年一百多年的岁月里,无数民族英雄为了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牢记他们的名字。请你写出下列民族英雄的名字:

(1)黄海大战中欲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致远舰管带——

(2)七七事变中为保卫北平而壮烈殉国的将军——(任意写出其中一位)

(3)指挥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的战役——

(4)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八路军副参谋长——

 

查看答案

在近代中国各个阶级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请你写出“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主张所发起的运动。

(1)“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3)“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4)“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