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段文字:“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

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段文字:“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这段文字的作者应该是(  )

A. 鲁迅    B. 胡适    C. 李大钊    D. 陈独秀

 

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胡适,材料内容出自胡适的作品《文学改良刍议》。A项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封建思想;C项李大钊主要是传播马克思主义;D项陈独秀重点是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他也提倡新文学,但材料不是他的观点内容。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军阀群龙无首    B. 中国的社会性质    C. 护国运动失败    D. 列强分而治之的政策

 

查看答案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之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 武昌起义的胜利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宣统帝下诏退位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查看答案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北洋政府的建立

C. 武昌起义的胜利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查看答案

下列是章炳麟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是(  )

A.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猛回头》

C. 《革命军》    D. 《警世钟》

 

查看答案

这是一传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反映了(  )

A. 林则徐学西方,抵御外侮的决心    B. 维新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和勇气

C. 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D. 洪仁玕重整太平天国的强烈愿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