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3)根据材料三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1)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2)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重视严刑重罚(重视法律、法治)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是“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和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依据材料二“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他是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方式来实现这一主张的。 (3)根据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重视严刑重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贾思勰潜心研究农学,著成了《齐民要术》,主要总结了(  )

①北方农牧生产经验 

②食品加工与贮藏 

③野生植物利用 

④商贾之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祖冲之最突出的数学成就是(  )

A. 编制《大明历》    B.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

C. 编制《太初历》    D. 《缀术》被列入算经十书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是(  )

A. 书法艺术    B. 石窟艺术    C. 绘画艺术    D. 佛教艺术

 

查看答案

在我国古代,很多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源于战役。下列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与战役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  )

A.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B.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C. 风声鹤唳——官渡之战    D. 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史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作者司马迁

B.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记述了从秦朝到汉武帝的历史

D. 肯定了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