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国共两党抗战名将及战役各一例。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简述它的意义?

 

(1)“九一八事变” (2)“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百团大战﹣彭德怀等。 (3)张学良、杨虎城。 (4)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的信息, 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2)根据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信息, 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积极抵抗的事例有: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抗日战争中共产党积极抵抗的事例有:百团大战﹣彭德怀等。 (3)依据材料三“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的信息, 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大清皇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的哪些活动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材料二中,康有为探索出什么救亡图存的道路?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谁?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地积极抗战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的标志是(  )

A. 淞沪会战    B. 武汉会战    C.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 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 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 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经济危机,日本的经济也受到打击,一度地陷入困境,日本法西斯为了国家的利益决心要冲破华盛顿体系对自己的束缚,趁着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大面积剿共’的时候日本夺取了日本,想用这样的办法让自己摆脱困境,甚至可以争霸全世界。“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B. 七七事变的背景

C.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D. 七七事变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