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史实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 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史实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

材料一  公元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三  公元383年,苻坚征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秦军前锋与东晋军队8万人大战于淝水。

(1)以上三则材料依次说的是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

(2)这三次战役的共同特点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

(3)材料一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4)“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等成语出自材料三的战役。(  )

(5)这三次战役失败的一方在主观上共同的原因是骄傲轻敌。(  )

 

(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正确(5)正确 【解析】 (1)依据三则材料中的时间、交战双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从采用火攻,大败曹军;公元383年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故材料一反映的是官渡之战;材料二反映的是赤壁之战;材料三反映的是淝水之战。因此题干说法说法错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等成语出自淝水之战,材料三反映的正是淝水之战,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三次战役失败的一方在主观上共同的原因是骄傲轻敌。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联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 钟繇    B. 胡昭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查看答案

《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

A. 天文学著作 B. 医学著作 C. 数学著作 D. 农学著作

 

查看答案

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

A. 统治者的重视    B. 北方农民大批南迁

C. 军事上的需要    D. 北方自然环境恶化

 

查看答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

A. 鲜卑族    B. 氐族    C. 羯族    D. 羌族

 

查看答案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天下的是(  )

A. 魏国    B. 西汉    C. 西晋    D. 东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