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材料二 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材料二  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对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1870年,日本兴办了第一家报社。到1883年,全国报社增至199家,1890年更达716家之多。大批著作被翻译出版,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来,广泛介绍欧美的工业文明,报道时事消息,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

材料三  政府颁布法令,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西餐馆纷纷开业,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东京银座大街两侧的欧式建筑和瓦斯路灯格外引人注目,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有轨马车、人力车与火车一起,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

(1)观察材料一的折线图,指出日本的义务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促进日本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3)上述材料中,日本社会的转型顺应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一潮流?请再举出一例。

(4)综上所述,从日本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1)日本的义务教育(男女)平均普及率由1886年的50%增长到1907 年的90%以上;义务教育年限由1886年的4年提高到 1907年的6年。明治维新。 (2)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政府推行文明开化的政策。 (3)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或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扩大和巩固)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等。(答出以上任一个史实即可) (4)应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树立改革意识,深化改革;政府应制定恰当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言之有理即可,必须紧扣材料,任答两点) 【解析】 (1)依据材料一表格中数字:日本的义务教育(男女)平均普及率由1886年的50%增长到1907 年的90%以上;义务教育年限由1886年的4年提高到 1907年的6年;结合课本所学,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而促进了日本教育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对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使新思想新知识深入到民众中。”得出日本转型的因素: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由材料三“政府颁布法令,定西式礼服为官员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西餐馆纷纷开业,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方式的变化,结合课本所学,明治维新期间,政府在生活方面,推行文明开化的政策。 (3)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各国根据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扫清障碍,促进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得出这一时期的主题: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和扩大;“19世纪中后期”即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结合课本所学,这段时间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即发展资本主义,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相关的事件有: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俄国改革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等。 (4)依据材料一日本的发展得益于发展教育,由此得出:应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由材料二和第二问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转型,得出: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由材料二和第三问,日本的改革和俄国的改革推动国家的进步得出:改革是强国之路,我们要树立改革意识,深化改革;政府应制定恰当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或革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奴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说俄国1861年改革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

——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2)材料二表明,1860-1900年美国在生产领域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

(3)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为此日本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一人就抢走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1814年﹣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国侵略印度方式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材料中现存的“社会制度”是指封建制度。(    )

 

查看答案

“它是反对殖民的战争,也改变了殖民者的统治方式……由被代理公司掠夺到英国直接统治,这场由封建王公领导的反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材料中的“它”指的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

 

查看答案

“西欧人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毁坏流失的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说明阿拉伯人为保存传播西欧文化做出了贡献。(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