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1...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1)材料一中“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 “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图1、图2分别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什么措施?这两项措施对秦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1)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混战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图1反映了统一文字,图2反映了统一货币。秦朝统一文字和货币,对秦朝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解析】 (1)依据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王扫六合”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混战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图1反映了统一文字,在全国推行小篆,图2反映了统一货币,在全国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秦朝统一文字和货币,对秦朝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

 

查看答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这种辩证法思想出自《道德经》(    )

 

查看答案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奖励生产(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