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典型的西欧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典型的西欧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一家的生活。其身份有的近似奴隶,由主人供给饮食,还须由主人支付一定实物及货币。他们担任的是庄园上长年需人从事的工作,如运输、放羊、挤奶等。

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很多年后,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的某些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在西欧中世纪,人们相信世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11世纪,罗马教皇格雷戈里七世竭力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宣称教皇权力来自于上帝有权废黜君主。皇帝亨利四世就是于1077年被教皇废黜的。12-13世纪,教皇权力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1)根据材料一写出庄园里都有哪些劳动者?

(2)材料二局面的出现,说明当时西欧实行什么制度?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3)根据材料三概况说明罗马教廷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说明中世纪西欧处于什么社会形态?

 

(1)农民,农奴(奴隶);(2)封君封臣制(封建制度);(3)教权高于王权(教廷处于欧洲的主宰地位);(4)封建社会 【解析】 (1)根据材料一“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一家的生活。其身份有的近似奴隶,由主人供给饮食,还须由主人支付一定实物及货币”的信息可知,农民,农奴(奴隶)是庄园里的劳动者。 (2)根据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这种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3)根据材料三 “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的信息可知,当时罗马教廷的地位非常高,教廷处于欧洲的主宰地位,教权高于王权。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的内容可知,中世纪的西欧建立了封建的等级制度,是处于封建社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到唐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掀起了“中国化运动”,把日本民族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次运动规定:凡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给6岁以上的男子ロ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私奴婢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数。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班田农民担负租庸调(地租劳役、各种税收)。

(1)材料一提到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日本发生的“中国化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中所表达的内容反映了这次“运动”的哪项具体措施?

(3)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结合以上两则材料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长阿含经》

材料二 不义的,叫他仍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就圣洁。

                                                    ——《圣经》

材料三 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

                                                     ——《   》

(1)请将材料三的出处补充完整

(2)以上三则材存分别是哪一个宗教的教义内容?其创始人分别是谁?

(3)这三个宗教中,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哪一个宗教?发展成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个宗教

 

查看答案

比较法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古埃及文明和雅典文明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理环境不同,古埃及地处大河流域,古雅典地处海洋

②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古埃及以农牧业为主,古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

③社会性质不同,古埃及处于奴隶社会,古雅典处于封建社会

④政治体制不同,埃及实行专制统治,古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三角贸易”的主要罪恶是( )

A. 倾销商品    B. 贩卖黑奴、掠夺金银和生产原料

C. 资本输出    D. 推行奴隶制度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 郑和到达非洲    B. 达伽马第一个找到了直通东方航路

C. 麦哲伦船队实现首次环球航行    D. 远航打破了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