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经济篇:改革·创新)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各国各民族进步...

(经济篇:改革·创新)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各国各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材料一

(1)图一中的E地和图二中B地当时都出现了一场著名变革,其名称分别是什么?

(2)图一E地的变革对当时争霸格局有什么影响?图二B地改革与图三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  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田令》

(3)该规定出于哪国的哪一次改革?上述措施对该国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变革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管仲改革;商鞅变法 (2)齐国在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联系:商鞅变法使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 (4)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强调改革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图一《春秋形势图》可知,E地是齐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国曾进行管仲改革;第二小问,根据图二《战国形势图》可知,B地是秦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曾进行商鞅变法。 (2)第一小问,管仲的改革增强了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齐国在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第二小问,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加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大化二年”、“孝德天皇”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孝德天皇即位后,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因此该规定出自于日本的大化改新;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 (4)根据管仲改革促进齐国国力增强、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国力、大化改新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可知,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改革,不断创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世界三大宗教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 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建筑          

② 都产生在亚洲 

③ 都对本地区的统一起到推动作用    

④ 都是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通过《史记》有可能查到相关史实的是   (       )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因果关系。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原因

结果

A

秦朝结束战国割据

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恢复经济

B

修建阿房宫

陈胜、吴广起义

C

汉初匈奴强大

采取和亲政策

D

西汉政府设置安西都护府

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府管辖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秦朝与西汉在对待儒家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两者的根本目的却都是为了(     )

A. 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B. 加强思想控制与君主专制统治

C. 笼络知识分子    D. 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

 

查看答案

下列对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610年,开始在麦加传教    

② 创立伊斯兰教,创作《圣经》

③ 622年,被迫出走麦地那    

④ 领导穆斯林军队,建立阿拉伯帝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