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2)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3)统治的不和谐:分别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4)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或河姆渡原始居民 (2)禅让制 (3)夏:桀商:纣王西周:周厉王或周幽王 (4)儒家思想:政府要实行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思想:政府要实行法治。 【解析】 (1)根据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二是干栏式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因此图一的房屋名称叫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河姆渡原始居民。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时期,他们采用推举的办法选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种方法在历史上称作“禅让”。因此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禅让制。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他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商部落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朝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毫。商朝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多次迁都,商朝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王,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因此夏暴君是桀;商:纣王;西周:周厉王或周幽王。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政府要实行仁政,以德治国。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提出以法治国,政府要实行法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发生在公元前206~202年的楚汉之争,时间上可表述为

A. 公元前3世纪初

B. 公元前3世纪末

C. 公元前2世纪初

D. 公元前2世纪末

 

查看答案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 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 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查看答案

小明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画了一幅三国示意图,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局势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乱

D. 赤壁之战

 

查看答案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 侧重史书记载    B. 注重史料考证

C. 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 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