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道光帝给参与谈判的大臣下达的谕旨中有“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不准久住据为...

道光帝给参与谈判的大臣下达的谕旨中有“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不准久住据为巢穴;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等内容。该谕旨下达于哪次侵华战争期间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厦门、宁波、上海、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厦门、宁波、上海、福州等为通商口岸。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磬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摘自人民网

请完成: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示通电发表的历史背景和材料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中国红军长征何时开始和结束的,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长征的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你知道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奋斗。那么,你心中的长征精神又是什么呢?

 

查看答案

2014 2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 12 13 日定为 国家公祭日,纪念 30 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台儿庄战役

 

查看答案

1937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南京大屠杀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人曾大量移民中国东北,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安事变    B. 济南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九一八事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