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世纪·周本纪》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三  商鞅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四  《都江堰示意图》

材料五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最先“霸诸侯,一匡天下”(或最先称霸)是谁?

(2)材料二中商鞅提出什么观点?商鞅的观点理论属百家争鸣中哪家学派?

(3)材料三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4)材料四中该工程的主持者是谁?“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里的“天府”指哪里?

(5)依据材料五第一段和已学过的知识,简要说出孔子在教育上的主张是什么?材料第二段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1)周室衰微(或诸侯称霸);齐桓公。 (2)变法(改革,);法家。 (3)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4)李冰;成都平原 (5)创办私学(或有教无类);(学习知识后要)时常(或经常)复习;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诸侯称霸的状态;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展开对外活动,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2)依据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商鞅主张进行改革,商鞅的观点理论属百家争鸣中法家学派的观点。 (3)依据材料三“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商鞅推行改革,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最终取得了变法的成功,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4)依据材料四“《都江堰示意图》”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5)依据材料五“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上的主张是创办私学、有教无类;依据材料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孔子要求我们应该学习知识后要时常复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对社会经济控制,实施全国统一铸造

A. 刀形币

B. 五铢钱

C. 铲形币

D. 蚁鼻钱

 

查看答案

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

A. 严峻刑法

B. 课收重税

C. 休养生息

D. 优先发展商业

 

查看答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口号出自于

A. 刘邦、项羽

B. 陈胜、吴广

C. 商鞅

D. 董仲舒

 

查看答案

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  

A. 繁重的徭役

B. 很重的赋税

C. 残酷的刑法

D. 可怕的殉葬

 

查看答案

秦始皇时期分管军事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