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

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观点: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论述: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开始了一场为期三十多年的自救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②但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并没有把中国真正引向资本主义,也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结论:综上所述,清政府的腐朽落后注定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这场维护清朝的自强运动最终只能走向破产。 观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论述:①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师夷长技”,聘请外国专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引进外国先进经验,创办近代第一批工业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促使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兴办新式海陆军,北洋、南洋等舰队应运而生,是中国近代军事近代化的开端。②洋务运动还兴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派遣留学生到英法美等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培养了近代一大批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这些人才在中国近代军事、经济、政治等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洋务运动是中国救亡图存、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开始。 【解析】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材料陈述的是关于洋务运动的后果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提炼出的观点有“中国当时的国情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等,提出观点后,要围绕观点、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故本题可解答为: 观点:中国当时的国情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论述:①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②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③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结论:洋务运动没有考虑中国的内忧外患的国情没有去改变腐朽落后的清政府,改革只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学习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必定会失败。 观点: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论述: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开始了一场为期三十多年的自救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②但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并没有把中国真正引向资本主义,也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结论:综上所述,清政府的腐朽落后注定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这场维护清朝的自救运动最终只能走向破产。 观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论述:①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师夷长技”,聘请外国专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引进外国先进经验,创办近代第一批工业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促使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兴办新式海陆军,北洋、南洋等舰队应运而生,是中国近代军事近代化的开端。②洋务运动还兴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派遣留学生到英法美等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培养了近代一大批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这些人才在中国近代军事、经济、政治等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洋务运动是中国救亡图存、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开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为唤起民族的觉醒,求得民族独立而努力奋斗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其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材料三: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丧、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材料五:“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先生”指的是谁? 1894年,“先生”在檀香山创立了哪一革命团体?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先生”在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具有什么性质?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革命”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问题三:材料三中“中国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新知识分子进行思想革命的阵地是什么?这些“新知识分子”的努力有何伟大意义?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在这次运动中,什么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问题五: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未来。结合上述材料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查看答案

1840~1901年的60余年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欺凌,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有民族英雄“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也有民族英雄“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材料三: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温家宝2007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代表了近代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问题二:下列条款内容都是材料一中的战争后签订的,请和图片对应:

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②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增开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⑤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⑥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图1:                      图2:                    

图3:               

问题三:面对民族耻辱,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列举出与材料二中诗句一致的两件典型事件。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问题四:这些侵华战争的最终结果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结合材料三分析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右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活动时发表讲话,号召青年一代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催人奋进。请问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

A. 国际主义精神 B. 科学创新精神

C. 民主法制精神 D. 爱国主义精神

 

查看答案

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的满腔热情书写着 永不退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正是这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这群青年揭开了一个什么时代( )

A. 资产阶级革命    B. 社会主义革命

C. 民主主义革命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查看答案

下列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其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一定胜利的是(     )

A. 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C.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