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影响着世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九年级同学就改革话题进行探究,请你参加。 材料...

改革影响着世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九年级同学就改革话题进行探究,请你参加。

材料一  (以退为进的改革)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应对危机的改革)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3)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1)新经济政策; (2)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2)罗斯福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同时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3)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科学决策;立足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的“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内容可知,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的重大的突破”,是因为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前无仅有的。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为了缓解危机,罗斯福上台之后,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他”指的就是罗斯福,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根据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的内容可知,这两个国家都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根据本国的国情进行改革,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我们也应该在发展国家的时候,懂得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科学决策;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应该明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只要适合本国的,就是正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在,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该日记反映了

A. 一战后美国的状况

B. 二战后美国的状况

C. 苏联工业建设的背景

D.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查看答案

1933年,美国政府通过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其目的是

A. 放任市场自由竞争    B. 放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C.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查看答案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谈及的内容可能有

A. 解读《国家工业复兴法》

B. 号召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C.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畅谈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水利史上著名的大坝时代。1935年,科罗拉多河上高约223米的胡佛水坝宣告竣工。当时美国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C. 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

D.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授子总统紧急权力。美国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这种现象(   )

A. 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扩大了联邦政府与总统的权力

C. 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 削到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