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九十多年征途漫漫,九十多年功昭日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每遇艰难都表现出自强...

九十多年征途漫漫,九十多年功昭日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每遇艰难都表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愈战愈强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辉煌篇章。

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材料二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进程”中诞生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3)材料三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 在汉口,2月7日当夜,天降大雪,反动军警把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绑在江岸车站站台的木桩上,让他下令复工,遭到断然拒绝,林祥谦英勇就义。

(4)中国共产党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教训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

材料五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5)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从材料五看,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担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1)五四运动。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5)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它”是指五四运动。“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根据材料二“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诞生的。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材料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该宣言的发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中国共产党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教训中得到的认识是: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从材料五“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可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据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粱启超

(3)为实现材料三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结果和影响如何?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综上所述四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其主张和历史作用上有什么相同点?

 

查看答案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

(1)中国历史上最早采用“皇帝”称号的是谁?哪一事件使中国从此“再无皇帝管人民”了?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清政府,建设民国……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1903年在檀香山的一次演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科学的评价辛亥革命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的问题。

观点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国家和社会进步。

观点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要求:任选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袁世凯复辟帝制野心日渐暴露后,极力反对其复辟帝制的有

①孙中山  

②梁启超  

③蔡锷  

④康有为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建立他的独裁统治,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的具体体现为

①出卖维新派

②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③接受“二十一条”

④宣布成立中华帝国

⑤派人刺杀宋教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改革政治体制    B. 发展民族工业

C. 反侵略反封建    D. 推翻军阀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