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材料二 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问:(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两项内容。

(2)材料二中平民张三获得“爵位”及“田宅”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5)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1)确立县制 奖励耕织 (2)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招来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5)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商鞅”可知这一事件指的是商鞅变法;有“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可知,材料所反映了商鞅变法内容,确立县制;根据材料一“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可知,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是奖励耕织。 (2)根据材料二中平民张三获得“爵位”及“田宅”。结合课本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所以张三获得“爵位”及“田宅”的法律依据是:奖励军功。 (3)根据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结合课本所学,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根据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表明由于商鞅变法废除了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可见是因商鞅变法触动了贵族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导致了商鞅悲惨结局。 (5)依据第三问和课本所学,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明显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得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改革的启示是: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等;但是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这让我们认识到: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过汉初几代统治者的休养生息, 轻徭薄赋政策,社会经济得到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公元前206年---前202年,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

 

查看答案

____(人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______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

 

查看答案

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____时迁到殷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商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刘邦项羽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