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

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  )

A. 雅利安人建立

B. 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C. 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

D.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选项ABD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是正确的;而选项C. 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错误,因为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自西汉末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传入后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请问佛教起源于

A. 印度

B. 韩国

C. 越南

D. 朝鲜

 

查看答案

“公元前4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A. 两河流域

B. 爱琴海区域

C. 印度河流域

D. 尼罗河流域

 

查看答案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四千多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着人世间的变迁。金字塔的建造者是(  )

A. 苏美尔人    B. 雅利安人    C. 古埃及人    D. 古罗马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群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   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在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住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孙中山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什么?

 

(2)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

 

(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以来,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业精力。”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讲话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谁?“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陈独秀等先进分子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发起了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