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 四个等级...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社会成员分工不同    B. 四个等级间的权利义务的多少

C. 严格的等级关系    D. 等级间的种族差别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由此可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等级间的种族差别,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是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这说明它维护的是(      )

A. 自由人的利益    B. 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奴隶和平民的利益    D. 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查看答案

下列与其他三项文明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古印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

——中共十五大报告

(1)材料一与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内容的?

(2)材料三中,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大清皇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的哪些活动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材料二中,康有为探索出什么救亡图存的道路?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谁?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首先攻破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

(1)材料一表达了林则徐的什么决心?能证明他这一决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被迫打破隔绝状态的开放行为具体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旧制度”指什么制度?在旧制度解体的过程中,截止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了哪些破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