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代内阁学士阔普通武》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据材料一、二,说明孙中山和康有为在政体上的主张有何不同?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给予孔子儒学以巨大的冲击。但是……袁世凯宣布“整饬纲纪”,恢复校“祀孔”“读经”,颁布《祭孔告令》,声称“……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一时尊孔复辟,甚嚣尘上……因此,“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3)材料三中,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此后中国出现怎样的局面?为了“造新国民”,近代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四  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此所谓立宪制之潮流,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日之与韩,殷鉴不远。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4)据材料四,归纳陈独秀的主要思想。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思想的共同之处。

 

(1)原因:君主专制;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行宪法、开国会);三权分立。 (2)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不同;康:君主立宪。孙:民主共和。 (3)复辟帝制;被迫取消帝制;军阀割据;新文化运动。 (4)认为民主取代专制是时代潮流;中国要生存,须弃专制而代之以民主。 (5)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救亡图存。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是君主专制;强国的具体主张有维新变法、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2)根据材料二“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孙中山和康有为在政体上的主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 (3)根据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的目的是复辟帝制;结果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此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为了“造新国民”,近代中国发生了新文化运动。 (4)根据材料四“此所谓立宪制之潮流,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的主要思想有认为民主取代专制是时代潮流;中国要生存,须弃专制而代之以民主。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救亡图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又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1)上述材料反映的哪部文件中的内容?如何评价这部文件?

材料二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186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军械所

1861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

1890年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谁?

材料三  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3)材料三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当时掌握实权的是谁?

材料四  第2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5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16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4)材料四中的第2、5条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个主张?

(5)三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查看答案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  割让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节选

(2)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殖民大国的军队开入北京,其中也发生了一些针对平民的野蛮报复行动,之后他们分区占领了北京城,然后继续与分散在中国北部的义和团作战。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1901年9月7日所谓《辛丑条约》签订。

                                                    ——《中国近代史纲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840—1901年两次派军队侵入北京战争名称。《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五  由于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早期民族资本工业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同时这些民族工业还受到政府的束缚和压制。因此许多民族资本家为了寻求发展,不得不托庇于外国资本,或攀附于官僚势力。

(4)请为材料四示意图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查看答案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其“推动”主要体现在(   )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这表明吴佩孚

A. 极力支持北洋政府

B. 掩饰军阀混战事实

C. 主张维护国家主权

D. 设法阻止北伐进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