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 (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 (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700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

——《藏园群书题记》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尘闻偶记》

(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当时哪个国家正把魔爪伸向中国?

(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割地”又使中国痛失哪些领土?

(3)三军败绩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时间:1894年;国家:日本 (2)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领土: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在三国的干涉下,被迫归还中国)。 (3)条约:《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信息“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可知是“甲午年”,结合课本所学,1894年是旧历的甲午年。1894年,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朝鲜,接着把魔爪伸向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2)依据课本所学,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3)依据课本所学,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允许开设工厂、开放通商口岸,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加重了中国的负担,改变了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开始了资本输出。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校八年级一班同学对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

(1)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哪种类型的工业或企业?

(探究学习)某小组同学收集的材料如下:

①1865年,李鸿章以6万两白银买下美商设立的旗记机器铁厂及所存铜、铁、木材等。

②1861年,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

③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些留美学生回来后,绝大多数人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材。

(2)这位同学收集的材料不能说明下列哪一观点(    )

A.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B.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

C.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

D.商人、资本家兴办企业获得政府的投资。

(学法运用)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葡萄牙人之后是荷兰人和英国人,他们也是由海路到达中国;而在北面出现了俄国人,他们是从陆路到达阿穆尔河流域的。中国人坚决避免同所有这些入侵者亲近,他们将贸易关系限制在少数几个港口,拒绝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事实上,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毫无兴趣。这表明他们对欧洲和欧洲人一无所知。他们几乎不知道欧洲的位置,而且也很少问津,关于欧洲的各个民族,他们完全混淆不清,只是笼统的称他们为“长鼻子蛮族”。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情况。

(2)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知识体系空白中的内容。

(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查看答案

他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他是(    )

A. 孙中山    B. 章炳麟    C. 邹容    D. 陈天华

 

查看答案

三民主义具体指(     )

A. 民主  民生  民权    B. 民族  民声  民主

C. 民权  民生  民意    D. 民族  民权  民生

 

查看答案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 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都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C. 都受到清政府的重用

D. 都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