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

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

A. 辛亥革命发生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十月革命影响    D. 学生爱国运动高涨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李大钊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因此,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受十月革命影响。故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发生是1911年,故A不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学生爱国运动高涨是在1919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文比较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总结了二者的相同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 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C. 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查看答案

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是

A. 训练新式军队    B.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查看答案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 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查看答案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是

A. 筹建新式海军

B. 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C. 创办《万国公报》

D. 创办新式学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