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气节——历史给后人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是人民...

气节——历史给后人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块浮雕,它描述的是发生在1839年林则徐领导下的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人物肖像

 

 

 

 

姓名

左宗棠

邓世昌

主要反侵略史实

 

 

 

 

 

(2)请你将材料二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材料三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左宗棠:“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3)读了材料三中的言论,你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海战抗击日本侵略 (3)保卫国家安全,誓死抵抗外来侵略的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精神。 【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浮雕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抗击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统一;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海战抗击日本侵略,壮烈殉国。 (3)依据材料三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邓世昌和左宗棠保卫国家安全,誓死抵抗外来侵略的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一  1839年6月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战争”指的哪一事件?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的是谁?这场战争中哪一条约的签订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材料三  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

(3)材料三提到的战争中,日本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是指哪一事件?

材料四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4)材料中提到的“礼物”指的是什么?这份礼物中的哪一内容能够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5)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打“正确”,错误打“错误”,并改正。

(1)太平天国颁布了《资政新篇》,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改正:          

(2)1899年的“门户开放”政策是由美国提出来的。

改正:          

(3)1905年,孙中山联合国内革命团体,建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政党——兴中会。

改正: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改正:          

 

查看答案

口号作为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各方面现象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

(1)孙中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号召“___________,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______”的口号。

(3)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清末时期,在抗击外来侵略时,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1)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犯吴淞,老将江南提督___________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在平壤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___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军将领___________为保卫天津,壮烈殉国。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上,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兴衰荣辱。

(1)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

(2)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是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