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引发了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袁世凯称帝    D. 宋教仁遇刺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随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他大搞复辟帝制活动,大肆卖国,企图称帝,人民称他为“民贼”,遭到了人民的反对,同时孙中山两次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进行护国运动,维护共和制度。二次革命是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于1913年在中国发动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清帝必须退位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就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120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

A.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查看答案

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中华民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 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 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查看答案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

②轻视阶段(1840~1905)……

④赞赏阶段(1937~1945)……

⑥敌对时期(1949~▲)。

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下列哪一次侵华战争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