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商鞅列传》

材料二: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皂臣,皂臣舆,舆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左传》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这条史料反映了西周什么社会制度?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哪些?

 

(1)商鞅;秦国. (2)内容: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作用: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发展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分封制;手段: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的双重手段统治人民.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卫鞅”指商鞅,这句话是商鞅的名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是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发展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依据材料二“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皂臣,皂臣舆,舆臣僚,僚臣仆,仆臣台”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这条史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夏商西周国家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的双重手段统治人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朝代与都城连线                            

 

查看答案

夏、商、西周均属于我国的上古三代,你知道这三代的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分别是谁吗?请写出来,再说说这三代的更替留给后世之君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两千多年前,主张“仁政”治国,按时令进山伐树,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墨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查看答案

四川汶川大地震,把天府之国带入了极大的灾难之中,一切生命财产安全牵动着国人的心。一个学生也问道:“成都平原上的举世瞩目、造福千秋的防洪灌溉工程,是否幸存?”这项巨大工程是( )

A. 灵渠    B. 白渠    C. 都江堰    D. 大运河

 

查看答案

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的三个国家,下列显现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 )

A. 实行禅让制    B. 王位世袭

C.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    D. 有了铁器牛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