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

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白《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2)据材料二指出,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了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目的:外争主(国)权,内除国贼;核心:爱国主义 (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 革命:辛亥革命、十月革命 【解析】 (1)依据材料“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外争主(国)权,内除国贼是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2)依据材料二“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的信息可知,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是五国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辛亥革命、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单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已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选自《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见下图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其中美国提出什么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材料四

(3)材料四和上一问所说的条约有何关系?材料四的事件有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你认为材料一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材料二 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2)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900年春,西方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组成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8月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西逃。 

                                                                       ——八上课本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签订了什么条约?

 

查看答案

习近平主席指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查看答案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 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18、20、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26日,上海2万多学生罢课。”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应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北伐战争

D. 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