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不但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材料二:北京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和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一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卖国贼主要指的是谁?

(3)从材料三看上述历史事件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4)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上述事件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1)五四运动 (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答出任意两人即可得分) (3)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阶级; 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4)忧国忧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的爱国主义精神(答案相近即可得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19年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等知识,可知这个时间指的是中国的五四运动。 (2)根据材料内容“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不但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时期反对的卖国贼指的是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 (3)根据材料三中的内容“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可知,6月以后五四运动的斗争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爱国主义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这场运动的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国、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360百科

(1)依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是谁?这场运动以失败而告终,请写出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2)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由农民阶级掀起的哪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这场运动的口号。其口号又有何落后性?

(3)综合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写出农民阶级终未能完成民主革命重任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对日本公使说:“对于近代贵国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行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请依据材料指出“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分别倡导在我国进行怎样的变革?

(2)他们为了达到所追求的目标,领导了哪四次探索?分别对我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各一条即可)

(3)从这四次探索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纥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 任务不同

B. 对象不同

C. 领导阶级不同

D. 斗争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    B. 三民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